返回

为啥“海归”变“海待”?留学生数量增长质量跌落

2016-11-11 来源:转载

日前,有报道,一位“海归”从国外归来,薪酬不升反降7000元,于是,海归变“海待”,一时舆论哗然。

海归变“海待”,难道不可以吗?海归变“海待”,不正常吗?

舆论之所以哗然,还是因为人们仍然停留在过去对留学生的判断上,即留学生就意味着优秀的高级人才,何其荒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之所以“值钱”,是因为两个因素:第一,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留学;第二,总人数很少。

上世纪80年代的留学生几乎全是公派,优中选优。

90年代开始出现自费留学生,但又是以北大清华等优秀学生为代表,他们几乎都是以全额奖学金的方式出去读研究生的,去向也基本以美国为主。

直到90年代中后期,每年留学生总量仅有2-3万人。

这时出去的人几乎个个是优秀人才,也很容易在当地找一份工作,出现了大量公派留学生滞留不归的现象。

为吸引留学生回国工作,当时的国家教委还设有专门的留学生司,负责做留学生回国的工作,对归国留学生给予最高“礼遇”,比如在户籍上,你愿意落哪里就落哪里,无论北京还是上海。

但是,现在这两个条件都不复存在了。

留学生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整体质量也快速跌落。

2000年前后,伴随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出现了第一次自费留学潮。

留学人数迅速从3万人“蹿升”至5万人、10万人,截至去年,出国留学总人数已经高达52万人,其中自费留学生占绝大多数,近49万人。

在最近这15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留学生的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00年第一次掀起的“出国热”,基本上以富贵家庭为主,目的国也以英国、澳洲、新西兰等这些把教育当生意做的英联邦国家为主,在就读层次上,本科生大量出现。

与以往的留学生相比,其质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于是“海待”开始诞生。

近年,伴随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老百姓收入大幅度提高,出国留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求学的一个常规路径选择。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大幅衰退,美国加入这场生源大战,大幅度放宽了签证与学校的准入门槛,大量中国留学生得以进入美国高校,过去“要分数不要钱”的美国高校,也开始“要钱不要分数”了,走下“神坛”。

10年前,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只有6.2万人,但是时至今日,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总人数已经增长5倍,达到32万人。

这个过程中,赴美留学生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攻读本科的学生开始大量出现,并逐渐占据主要位置。

10年前,80%赴美留学生都是读研究生的,本科及以下还是绝对少数。

但是,10年过去,就读研究生的人数仅增长1倍(近3年则几乎是零增长),占比也迅速从80%降至40%。

就读本科的学生则增长了10倍以上,占比超过读研究生的,成为第一主力,读中学的更是增长上百倍。

目前我国出国留学生结构已经完全常态化,决定性的因素不再是学习好坏(依靠奖学金上学),而是家庭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批“海待”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

2015年出国留学生达到了52万人,但是同期回国的也有40万人,出国回国比为1:1.28,达到历史最高,而且呈现逐年加速现象。

在这些回国的学生中,占比最高的为本科生与专科生,博士生占比不足5%,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真正优秀的人还是少数。

而这些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们就业都不会遇到困难。

从就业角度来说,学历、留学生身份等外在因素本身并不是决定因素,工作经验与实际能力才是关键(国有体系除外)。

三年的工作经验比一个硕士文凭可能更为重要。

麦克斯对20余万大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也表明,读研究生的学生3年后毕业的起薪普遍低于3年前就已经工作的同学,这是有力的证明。

因此,这位留学归来的硕士发现自己的薪资竟然比出国前下降了7000元也就不足为怪了。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留学生还将继续增加,最高可能会逼近100万,但这只是一种在经济条件允许后的教育路径的选择,无关好坏与优劣。

“海待”的增加,甚至常态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

留学生会越来越多,我想提醒一些热衷留学的同学与家长:为什么留学?你的目的是什么?

试图通过“留学生”这个标签身份转换的捷径让自己快速升值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最根本的还是需要有真水平,并足够努力。

前两年“投资热”时雷军曾有“风口说”,大意是:只要你站在风口上,风来的时候,猪都会上天。

但是,别忘记了,风一定会过去,猪一定会摔下来。

对于很多试图通过留学这个捷径“上天”的人来说,你一定会摔下来。

如果你真有水平,真努力,是不是留学生根本没有关系,无论如何,你都会上天的,因为你是真人才!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