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海归回国需早做准备 留学并非单纯的资本
海归回国需早做准备
问:现在留学人员回国的数量日益增多,一方面是因为出国留学人员的基数在增大,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外发展形势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有关。留学人员回国会面临很多问题,请您谈谈,留学生回国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专家:留学人员回来之前,需要做很多准备,这是越来越多的年轻海归需要面对的。根据我们做工作的经验,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材料方面的准备。材料包括:学历学位证书,成绩单,学位论文(原文或节选),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或教育组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的证明等。这些材料应该在回国前准备好,海归人员享受优惠政策,办理相应的手续,一定要提供这些材料。如果材料没有准备齐全,海归回国后,在其求职、办理留学人员居住证或留学人员的北京户口时,就会碰到一些麻烦,甚至耽误事情。
二是信息方面的准备。留学生到国外求学,会旅居国外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虽然现在交通手段、信息沟通手段都很发达,但他们毕竟身在国外,对国内情况的了解会不充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情况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信息、政策、规定会改变,这些变化都会导致留学生对国内情况的不了解。例如,90年代早期,国家对留学回国人员全部安排工作或者叫“安置工作”,但是发展到现在,就业变成了“双向选择”。如果留学生在国外旅居时间很长,他对国内这种政策的变化自然会了解不够,对求职就业的也会准备不足。所以留学生回国之前,一定得做好信息方面的准备。他可以登录相关网站,阅读《人民日报》海外版,或参加使领馆举行的国内情况介绍活动,有意识地去了解国内的政策、形势、相关专业和领域的变化发展情况。
留学只是人生的经历,而不是单纯的资本
问:除了这些准备之外,海归人士自身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专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理上的准备。海归要面对现实,做好心理准备,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特别是现在,从精英留学到大众留学,留学会逐渐地成为人生的一种经历,而不是成为一种单纯的资本。同样一份工作,都是本科毕业生,国内的大学生很容易接受,但是海归却不愿接受。他觉得自己留过学,花费了高额的教育成本,比国内同等学力的人要高一头。如果存在这样的心理预期,他是很难适应国内生活的。
存在这种现象的海归人士比较多,原因在于他做的心理准备不够,对自己的定位做的不准。心理预期是否能够放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是非常重要的。这和他回国以后,能不能很好很快地进入状态,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在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发挥作用,都会有直接的关系。
社会是按照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具体工作的需要来决定是否录用他,然后决定其具体的薪资和职务。因此,海归人士在心理上必须平和,回国前应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面对现实、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
不期望过高,不妄自菲薄
问:海外留学生回国之时,如何适应国内的工作、生活环境?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赵峰:首先的还是心理上或理念上需要注意的问题。留学生在心理上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期望过高和妄自菲薄都不对。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留学生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但是在遭遇挫折时也必须要相信自己。毕竟留过学,见过世面,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有了国际视野,对自己要有信心。现在的中国,留过学的人员毕竟还是少数,我们的国家建设亦非常需要这批人。如果把留学人员看做一个群体的话,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政府没有对其他任何一个群体有过如此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最近,从中央到地方,从“千人计划”到“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因为国家需要他们。留学人员在心理上不能走向两个极端,才能迅速适应国内的环境。
其二是文化上的适应。中外文化有很大的差别,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学习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所在国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影响会越大。当他返回中国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便会有一个再回归、再认同、再了解、再适应、再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在文化的适应上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坚持国外文化中好的东西,不能盲目地全部抛弃;另一方面不能把国外的所有观念和方式都照搬回国内,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风俗和思维习惯,留学生应该适应和习惯。
再从深一步讲,留学是一种教育交流的手段。教育的交流,实际是一种文化的交流。留学的起源和本意正是为了实现教育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最早大规模接受留学生是在唐朝,当时日本人到中国留学的本意,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现在我们的留学生也是学习了外国的先进知识和技术,我们要把他们引回国内,就是一种文化的交流。
然后是工作和生活上的适应。工作上,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国内外的环境都存在差异,留学生要充分了解我们现在的单位特征,包括基本的制度、体制的设计等,以保证工作上顺利畅达。生活上,留学生在回国之初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适应期或长或短。现在出国留学的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他们在自己的祖国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所以这个适应是有基础的,他只是需要有意识的去做,就可以很快适应国内的生活。
问:据悉,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共有3300家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他们的国际化背景,为我们引进了最新、最前沿的高科技,也为我们带来了国外的融资,这些对我们国内企业经济的发展也大有好处。请问,海归创业有那些优势条件呢?
专家:创业是很多海归人士面临的一个选择。在最初回国的海归中,绝大多数是文教工作者,自主创业的比例几乎为零,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归人员回国发展选择的是创业模式。尤其是在近几年,海归回流的特点也与之前有很大不同,他们没有将全部工作都转移到国内,而是将研发、生产基地等工作重心放在国内,着重开拓国际销售市场。这正是海归创业的一个优势。
首先海归人士一般都有较高学历,而高学历特别有助于创业成功。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对海归创业现象有着深入研究的王辉耀先生曾分析道,在他所分析的创业成功的海归人群中,48%的海归创业成功人士有博士或博士后学历,35%的海归有硕士学位,12%的人为访问学者,5%的海归有本科学位。因此,扎实的海外学习对海归回国创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是海归的海外工作经验,一般而言海外工作经验有5年左右的海归,更容易创业成功。经验的积累,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创业成功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也会容易得多。
再就是海归一般拥有更广阔的社会网络,海归回国创业不仅可以依仗自己在海外学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在海内外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这些有利的社会网络人脉,对海归扩大创业与发展,以及认识新的合作伙伴,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问:您对在国内工作的海归群体有哪些建议和期望?
专家:笼统而言,温总理讲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特别适合留学人员。
留学生只身一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一种陌生的文化,一片陌生的环境,自己独立去求学,肯定都是怀着一种美好的理想的。中国古代有书生附骥求学以考取功名,现在的留学生正是为了某个理想而“附骥海外”。在这个理想之下,他一定是希望能够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施展出来,被社会承认,被别人认同。留学生具有很多优势,他拥有一些新的理念,并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当他回到国内,一方面他可以看到国内的大好形势,同时他也会比国内的人更敏感地看到国内存在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对留学回国的人而言,就要有“仰望星空”的视野,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国家做出贡献。
另外,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留学生回国后要站在中国的土地上,要看到中国的现实,并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实际做起。我认识一个留学生,他在外国大公司做事,房和车都买了,生活无忧无虑,但是他就是想在国内做。所以在10年的时间里,他回国进行了三次创业。他说自己毕竟是中国人,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希望给国家做点事。现在他正在进行第三次创业,已经坚持了一年多,比前两次要好,企业已经基本能够活下来,下一步还要继续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