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调查》:三招提升“海归”就业力
海归回国就业境况成为公众关注话题和舆论热点。最近,《海归就业力调查》显示,到今年年底,我国海归人数将达50万。尽管部分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在归国就业时与国内学生的就业境况相似,但因其具备语言、专业及跨文化沟通等优势,三至五年内的职业发展上升速度远远超越后者。
调查显示,海归职业的就业优势主要是外语和国际性视野等,包括掌握全球领先的管理和科技水平,具备包容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尽管部分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回国就业,起薪在每月3000-5000元,但并这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快速成长。调查建议海归们在回国就业前要“打有准备之仗”,充分了解国内找工作途径和面试形式;务必对所应聘的企业有充分的了解,绝不仅局限在简单浏览该公司网站,而应通过多种途径全面了解企业的情况,包括其产品特征、竞争对手等信息。
选专业兼顾兴趣和就业
选择留学专业是规划留学的第一步,然而,中国学生在选专业时常常无法从自身和市场情况来选择,而受到父母或亲朋意见的左右。
林芝在国内本科读计算机科学专业,辅修数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她计划赴美读硕转读数学专业,并希望留在美国工作。她表示:“大学期间我的数学科目成绩优秀,在计算机编程方面的课程却学得很吃力。我考虑转专业,因为我清楚自己欠缺编程所需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却有学数学最需要的逻辑推理能力。”然而,其父亲却不同意,认为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容易找工作。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不好找工作。林父以前读的是计算机专业,目前也在计算机领域工作。凭着自己对该领域的了解,他尽管了解女儿难处,依然建议她报读计算机专业。
专家点评:全球职业规划师、启德教育资深留学专家张超表示,林芝应选择与数学有关的统计学、金融分析、数理分析等专业,这样既符合她的学习趋向和个人优势,如果学得好,留在美国也不会出现“难找工作”的问题。因为在美国,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对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很大且十分重用他们。
专家还表示,学生应根据个人情况和目的就业市场的需求来选择专业,否则,跟风“扎堆”选专业,而不对行业需求饱和度作客观分析,无疑从一开始就“缩窄”了自己的就业空间。家长应多听孩子的想法,多从孩子兴趣、潜力及就业需求来选择,必要时征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留学期间争取更多实践
统计显示,有海外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境况,远比“零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好。然而,在海外如何获得含金量高的实习或工作经验呢?
大卫在国内重点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2007年前往美国攻读媒体研究硕士学位。尽管入读的学校全美排前150名左右,并不算顶尖名校,但他在2009年毕业时却有机会进入全球知名媒体NBC进行为期12个月的全职实习(OPT)。这是连本土学生都“挤破头”争抢的难得的实习机会。
大卫总结经验认为:“留学期间,我从研一就注重积累实习经验,与教授和高年级同学一起合作项目,这样有助于我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和扩展人脉,也可以在简历上呈现丰富的实践经历。研一做某个项目时,我认识了比我高年级的朋友Richard,他是美国当地人,毕业后他就去了NBC工作。第二年春天我看到NBC招实习生就去报名,并且联系了Richard,他就让我把简历给他,投递给他认识的主管。于是,经过两轮面试,实习的事就成了。”
专家点评:专家经常接触海归应聘者,他非常同意具备海外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归国就业更有优势。他分析称,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人员常常被认为职业心态已“被训练”得较好,而且真正体验过国际企业、海外市场的操作管理人员,会更熟悉相关事务,具备一定的国际人脉资源。为此,他建议中国学生要在留学期间打破国内“从学校到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李朱鼓励留学生从事的实践也不要只是做餐馆清洁工、服务员等,应努力争取留在当地,积累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工作经验。
薪酬期望适应本土特点
刘倩已在海外完成本科学历,回国后想应聘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高级销售代表职位。然而,她在海外的工作经验为零,且从谈吐和个人作品看,招聘企业认为她的能力一般。她期望拥有月薪7000元左右的稳定工作,而不是“底薪+提成”这种“不稳定”的薪酬结构待遇,同时希望工作时间是朝九晚五,无需加班。最终她应聘落选了,而与其一起应聘、具备两年工作经验的商贸英语专业的小王却得到了工作机会。
专家点评:李朱认为,海归们对“无需加班”、“待遇优良”等职业期待,不难理解,因为在国外有可能达到。然而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程度与欧美大中型企业尚有一定差距。中国大中型民企虽然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但企业大多处于上升期,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海归既然选择回国就业,就要调整好就业心态和期望值。首先要认清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程度的差别,制定与自己能力相符的薪酬值。同时,要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