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就业需"脱帽"!留学生不可不知的那些事
如果你以为“海归”身份是进外资企业的金钥匙,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被残酷的现实浇一盆冷水!
“毕竟是花了钱、花了时间,当然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优势。”
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小吴(化名)表示,出国留学归来,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比别人更高的起点。
“名校头衔再响,也会毕业,也要考虑找工作。”
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读设计专业的程雪表示,现在,海归这个身份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一种优势,反而是一种劣势。名校毕业的程雪回国找工作并不顺利,
“很多企业看我的简历,要么担心我在国外的待遇比较高,回来后不能在企业安心工作;要么顾虑我缺乏本土工作经验。”
很多人认为外资企业更看重海归,事实并非如此。受各种因素影响,外资企业招聘人才时也不那么“偏爱”海归了。
一心想进外资企业的小伙伴们可能会抓狂:
据分析,虽然海归有“留洋”经历,比没有留学经历的同时期应聘者适应性强、思想更国际化,但是外资企业往往在海外有母公司,本身就是国际化的产物。其在中国的良好发展更依赖于本土化程度,所以新回来的海归因缺乏国内的经历,对企业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难道留学回国就没有任何优势了吗?
当然不是,据统计,留学回国人员在京就业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3.85%)和民办企业(19.40%)。其次为外资企业、国家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
现在更加欢迎海归入职的是民营企业。以前很多海归都不把民营企业考虑在求职范围内,一心只奔着外资企业去。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更由于其自主性强、经营灵活等优势,令不少海归投奔而来。如果得到老板的赏识,工资翻倍也有可能。
民营企业的领头羊新浪网的人力资源总监段冬表示,企业首先需要看到的是员工的价值,员工能够给企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在招聘员工时,那些有一定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更受欢迎,尤其在审计、财务等方面,都需要有海外经验的人。
有实力,哪里都有用武之地,不用在外资企业一棵树上吊死嘛!
那怎么样才能体现出留学的优势呢?
爆热的留学潮过后,一大批镶着金边、缺乏真才实学的海归回到国内,梦想凭借自己的“海归帽子”找个好企业。但用人单位却不买账了,不仅给海归设置了明确的学历门槛,就连起薪也不那么体面了。
刚从加拿大留学回国的荣某表示,同批毕业回国的同学,起薪大多在3000元左右,而很多同学花费40万留学回国,月薪却只有1500元。海外留学投资和归国就业回报形成了巨大反差,海归投资回报不平衡显而易见。
但是...
“如果只是从金钱方面来看,海归投资回报不平衡的情况确实常见,但是回报不能仅仅用金钱去衡量。海外经历不仅给予我开阔的眼界,优越的语言环境更培养了我一口流利的口语。”
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张雅宁有不同的见解,
“尽管低工资无法匹配海归身份,但海归仍然应该冷静地去面对挑战。海外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知识,而不是去拿文凭。如果只是为了拿文凭,那留学等于是花几十万元买了一张纸而已。仅因为海归身份埋怨社会对自己的投资回报不平衡,其实是没有真正地认清自己。”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常年从事海外人才业务的“老海归”们也表示:
“海归的优势一般在3年左右才会显现,但前提是他们能沉下心来融入国内职场。”
“好高骛远、容易跳槽是目前企业用人单位不喜欢招聘海归的重要原因。没有工作经验,仅凭海归背景实现‘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
“海归应该尽快地融入国内社会,放下自己海归的身份,以一个普通求职者的心态踏上求职之路。留学是一个挑战,你成功了,的确令人佩服。但就业是一个新的挑战,你不能永远躺在过去成功留学的功劳簿里。有句老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你肯踏踏实实从基础工作做起,那么企业迟早会发现你是人才。换句话说,是不是一个人才,不是靠自己的嘴去宣传,而是靠自己从基础的工作中一点点证明。”
这既是警语也是鼓励,对留学的作用,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过于看重。留学回国的同学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用人单位、正确认识国内就业环境,把对薪酬、职位和未来发展的期待值调整到合理的档位。弯下腰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成为“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