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年制海归硕士为何如此难就业?

2013-02-01

近年来,国外一年制海归硕士找工作屡屡碰壁,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大概分为两点:一是用人单位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是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二是学位含金量与制度无关,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培养过程,就是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

“和你一起面试的国内研究生都读了两三年,而你这个硕士实际只读了大概九个月,你能学到什么呢?”

这是王童鞋找工作面试时最令她尴尬的问题。香港某高校新闻学硕士王同学于去年夏天结束课程,返回内地找工作。

“当时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尴尬,毕竟是被质疑的感觉。也没想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其实,不仅是香港地区的留学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也有大量的“一年制硕士”,美国也有少量时长为一年的硕士课程,如法律硕士(LLM)。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也常常遭到用人单位一定程度上的质疑。

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再创新高,逼近40万人,其中公派留学1.6万人,自费出国留学人数约38万人。自费留学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修读一年制硕士课程。

然而,在留学生数量“井喷”增长的同时,针对“海归”的优惠政策却开始逐渐缩紧。以留学生服务中心对于留学生落户北京的政策为例,以出入境记录为准,满足“出国留学一年以上(满360天)”条件的留学生方可申请落户。于是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为了凑足360天不能即刻回来。

从未停止的争论

“读MSc忠告:香港MSc(注: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甚至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

1月27日晚上,王同学如往常一样随意地浏览网页,QQ系统忽然弹出了这么一条群消息。该消息来自一个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交流群,王同学正准备打开链接看一下。群里紧接着有人发言:

“老帖了。没意思。”

“说得好恐怖,虽然估计部分真的被夸张了,但的确值得反思反思再反思。”

出于好奇,王同学搜到了原帖。帖子的出处是寄托家园论坛,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9日,参与讨论的跟帖多达19页,距今已经三年。

王同学告诉我们,寄托论坛是留学信息交流最热门的论坛,她当初申请学校的时候在这里得到过不少有用的资讯,也看到过各种各样的经验帖和这种“忠告帖”。

“事实上,关于读授课式这种一年制硕士究竟值不值得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已经是‘月经贴(讨论话题出现频次很高的帖子)’了。”王同学有些无奈地笑着说。

此“忠告帖”的作者叫做“hatehkust”,2009年赴港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读经济学硕士课程。在帖子中,他历数了自己在香港以及内地找工作所遭遇的种种不愉快乃至“噩梦”,内地用人单位在学习时间上对他的质疑,某银行简历筛选系统排斥港校等等。

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读了这个硕士造成的。而写这个帖子是为了告知后人:“这种一年制的培训班绝对对你日后的工作之路害远大于利, 来香港读MSc不仅不能给你镀上哪怕一层再假的金,甚至绝对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

“对于授课式硕士含金量的讨论几乎是每一个到寄托的新人都会问的问题。”王同学说。

在hatehkust的帖子下面留言的同学很多,有的对他MSc比国内硕士清闲的说法不以为然,也有人对于他这种“泼冷水”的行为表示肯定。

香港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生课程分两大类,一类叫做研究式课程(注:Research Postgraduate Programmes,RPG),一类叫做授课式课程(注: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mes,TPG)。

二者的区别简单讲就是一个以日后从事学术研究为导向,招生人数很少,一个以就业为导向,招生名额比较多,课程也偏实际;研究式的要两三年,授课式的一般一年到一年半。

王同学向我们介绍道:“研究型硕士叫做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一般略写作‘mphil’,而其他的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MSc)等等,都是授课式。”

“各种声音都有,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关键看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王同学说,当时她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决定到香港读授课式硕士的。“我希望在香港可以开阔眼界,同时学习偏实用的课程,方便就业。”

时间与质量的关系

在简历上最一目了然的就是学习时间的长短,也是“一年制硕士”最容易被质疑的地方。因为即使按照入学时间到毕业典礼来计算,也最多一年半。这还是因为毕业典礼与课程结束时间相隔约半年。

那么,姑且被统称为就读“一年制硕士”的学生们,他们的学习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hatehkust称,他所认识的一些内地“985工程”学校的研究生,“起早贪黑地像头牛一样,上课、作业、考证、论文、项目、实习”,而读MSc的同学“每天打游戏到凌晨4点,中午才起床”。

“其实无论在什么学校什么课程,都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都有混日子的学生。”王同学介绍道,因为香港与英美等地的高校时间安排相同,所以都没有内地的学期时间长。每学期只有13周左右的课程,而内地高校普遍都有18周或者以上。

“如此一来,课程就很紧凑,节奏很快。每门课的老师都会在第一堂课就把整学期的课程安排发下来,具体包括每节课的预备阅读书目,每一次作业、什么时候作课堂报告,有个人的,也有小组为单位的。一学期上三四门课觉得比在内地时上七八门课还累。”

也正因为如此,人人网上有一条被广泛转发的状态,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同学在考试周用网上流行的“咆哮体”进行的吐槽。

该同学说,自己读研究生了还考试、闭卷考试,还要作报告、写论文,还不止一门课如此,“毕业之后还被人说你不就是TPG毕业的吗,不就是花钱买的吗,不就是很容易就申请到的吗,等姐拿到学位证非得供起来,那是姐拿血和汗换来的!”

虽然是语气夸张的调侃,但是王同学觉得这条状态还是很形象的,“尤其是最后两句,其实也是对质疑授课式课程的一种回应”。

对于用人单位对学习时间的质疑,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表示,用人单位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比较偏向海归,有的也会因一些质量问题有所渲染的报道而对某种类型的硕士“并不买账”。

“他们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蛮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也向我们表示,他坚决反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用学习时间长短去质疑或者评价一个学生,“这对学生很不公平”。

如何衡量含金量

关于大家通常所说的含金量,首先是从学习时间上衡量,其次就是从写不写论文来衡量,认为写论文的情况比不写论文的情况好像要求要高一些。而就这两方面来说,这与一个国家本身的学术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不存在哪一个制度比哪一个制度更好的问题。

如果仅从时间与论文两方面来衡量,那么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无疑应该是很好的,硕士普遍的都是三年,而且全都需要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但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得并不好,批评声音很多。

在招聘的时候对人才进行考量,是招聘方必然要进行的活动。但是,招聘负责人或者公司领导真的具有评价一个学位含金量的能力和资格吗?

对此,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如何,实际上最终应该是由教授、学者、专家这群人来把握的,外行实际上无法判断和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

因此,有关学位含金量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一个培养过程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

同学说,自己所读的课程没有毕业论文的硬性要求,只是作为选修。如果写论文,相当于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但是事实上,一些课程也会要求我们写论文、写报告。”

而修读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硕士的一位同学更是向我们“诉苦”,因为学习的课程偏理论一些,除了课堂报告外,每门课都要写论文,“尤其期末快结课那一两周,写论文的压力特别大。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所谓的毕业论文,就觉得我们很悠闲啊”。

英国华威大学国际安全专业的张同学则表示,他们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自己当时写了一个月。

国内的想法偏传统,认为论文是控制质量的手段,喜欢从结果出发,用一次性的方式来控制整个过程,是本末倒置。国外的课程一般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考核,平时的作业、报告等形式也较为多样,当然学校与学校的差异性也存在,也有很糟糕不负责任的教学情况存在。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一篇四五万字的论文。有想法和写文章不是一回事。

专学分开是大势所趋

何同学去年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型硕士,以一分之差被调剂为传播学的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的招生名额多于学硕。而她现在表示,“读专业硕士也不错,本来就没想要走学术路”,只是担心用人单位可能会歧视专业硕士。

国内目前的学术型硕士已经开始锐减,而是大力发展专业型即职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专业型转型的指导思想是极其明确的。这一点,由于有教育部的行政命令在,大方向已定且已见成效。

这种改变是教育部门针对现实作出的反思,包括考虑研究生缩短学制。拖三年也不见得有积极作用。有的课程可以进行调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工作。

而现在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才要变革,改革的方式不是从学术本身来考虑问题的,更多的是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作一些调整。包括以前的扩招,到现在对扩招人数的控制,以及学制的改变,都是如此。

王同学觉得,授课式硕士对应为国内的专业硕士,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说,它们更需要学生掌握与岗位要求有更多对接的知识或者技能。而现在的专业硕士,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向在走的。

虽然关于这种国外的“专业型硕士”的一些不理解和争论存在,但是,我们还是鼓励学生出去留学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国内接受了多年的基础教育以及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出去看看并接受一下比我们更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在拓展个人高等教育多元经历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中英网英国留学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