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的法宝是学以致用 顺应市场要求的学习能力
据了解,出国留学,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稳赚不赔的投资了。
海归的法宝是学以致用,关键还是顺应市场要求的学习能力。
英国大学校代,同样面临着其他行业亟待解决的营销模式创新问题,而“跨界”的新思维已经浮出水面。
记得我做格拉斯哥大学代表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我曾在这个学校攻读MBA,如今又把所学的商科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开始推销我的母校了。
I studied MBA atUniversity of Glasgow years ago。By applying what I learned in Business topractice,I am starting to market my own school now。
海外学位证书固然诱人,而拿到这洋文凭的瞬间、脱下毕业礼服的当口儿,美丽的象牙塔已经成为了记忆,接下来的职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则是对学位含金量的考验。
留在“好山、好水、好无聊”的英国,虽然不一定像在澳洲去养牛、摘苹果、锯木头、当电工,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在社会上应该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在经济上应该也一样不好找工作,在生活上应该也按部就班、周而复始,安逸、休闲得诚惶诚恐,提前进入退休、养老状态。
“毅然”回国的海归中有一部分人也像我一样,在做国外大学的校方代表,投身于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最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中国国际教育市场!
作为英国教育的代言人,英国大学校代的业务,几乎是MBA的翻版,当年英国大学所教授的课程、所要求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都有具体的映射。
招生推广、中介管理、合作院校关系、校友群维护等,客观上要求国际教育层面的商务谈判、项目管理、政府关系、市场营销、代理人网络、合作方公关等多方面能力。
而且,工作环境高度国际化,不仅往返于中英两国,而且即便工作地点在国内,校代也几乎每天都在与英国大学联系。
这批人曾经的市场形象是“英国校代三件宝,手册、桌布、易拉宝”:
手册、桌布、易拉宝是他们的家伙事儿,代表他们的身份,也是他们的饭碗,仿佛行走江湖的艺人拉开架势、撑起场面,“有钱的给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有时,又像算命先生,摆个摊儿,支个幡儿,说道说道留学路上胜算几何。 ——拙作《英国校代的画像》
不过,这套“王婆卖瓜”的老把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要求了,因为受众主体变了。
你会说“90后”、“00后”的“鸟语”吗?
两年前姜文导演的电影《一步之遥》曾号称票房会达到20亿,结果也就是预期的四分之一,而影评人分析销售惨淡的原因时认为,姜文没有注意到观众的主体已经是“90后”了,而这些网络时代出生的“新人类”已经不把姜文当作他们的“菜”了。
留学市场的主体不仅有“90后”,还有方兴未艾的“00后”。
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校代Peter是个“80后”,他向我引见自己的新同事时特别提到——这是“90后”。
Peter是个典型的北京大男孩儿,阳光帅气、器宇轩昂,虽然不拘小节的着装常被同事们称为“极low”,但他只是笑笑,把思考的重点放在了新受众的新特点。
这个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校友,此时是否回想起课堂上英国老师强调的consumer behavior(消费者行为)呢?
海归的优势不在于曾经的作业、考试成绩,不在于“海外背景”的标签,而在于国际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就仿佛当年老师教过的learning curve(学习曲线)。
在这个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教育国际化的前沿,英国校代遇到的挑战与iPhone、奔驰、沃尔玛、亚马逊在中国市场遭遇的困难,几乎是一样的。
有时我们看到英国大学国际办公室的老外,用两年前几乎一模一样的PPT给中国学生做大学介绍时,听众中的学生们关注的却是微信朋友圈和手游。
英国校代与英国同行之间是市场鸿沟,而英国校代与中国学生之间是年龄代沟。
意大利米兰,时装周。这是世界四大时装周之一,撩拨着众多爱美之心,心驰神往的人群中,就有时尚媒体人Allen。
米兰与时尚之间确实有历史渊源。
英语中millinery(妇女的头巾、帽子)源于米兰的英文译名Milan。这两者之间的渊源已不得而知,也许是米兰当年的手工纺织业发达,或许是亚平宁半岛向来不乏巾帼的柔媚。
炫目的T台之外,Allen的眼睛里闪过杜奥莫(Duomo)教堂尖顶上“茂盛”的神像(《圣经》中3,400个人物),以拱形穹顶玻璃和地面彩绘马赛克著称的伊曼纽尔二世走廊,斯卡拉歌剧院的金色包厢,圣玛利亚修道院斋堂墙壁上的《最后的晚餐》……
媒体人的慧眼留下艺术、时尚界的辣评,通过主流网媒时时传递到国内,掀起一个个舆论漩涡。
靠“刷脸”驰骋“媒界”多年的Allen,被他的好友Peter无情地挖到了哈德斯菲尔德大学中国代表处。
很快,在Allen的策划下,“哈德”(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业界简称)的名字便透过央视、国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出现在中国西部“希望小学”慈善活动现场,同时,校监(Chancellor)、英国王室安德鲁王子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新闻,铺天盖地,纵横业界,飞扬坊间,流向社会!
英国大学营销酝酿着新的走势:
以个人品牌带动大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推广,而其中的名人效应不再以大学知名校友为主体,而是以社会热点资源、热点人物为出发点,在突出个人的前提下,间接推动英国大学的品牌建设。
换句话说,英国大学不再是营销活动的主体,而是居于次要位置,甚至“沦为”事件背景,从而突显活动的社会性。
这恰恰是长期局限在教育圈子里的英国大学最需要的突破!
国际教育营销自然不同于其他产品的推广。
英国大学片面强调招生数量的运营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中国市场的要求,“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品牌建设已经成为英国大学在中国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在新媒体、新营销的探索中,英国大学的“跨界”不应仅仅是形式上的PPT变成网络版而进入自媒体平台,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借鉴其它行业(比如娱乐业)的营销经验,在教育角色之外,放大英国大学在中国市场的社会角色。
作为社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英国教育与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非常紧密,只是由于过分突显了它的教育职能,才使其它职能被掩盖了。
也就是说,英国大学的品牌营销,应该从政府、企业、文化、社会团体等更多层面去考量。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英国专场,格拉斯哥大学的一位中国学生(男嘉宾)便以校园为场景制作了一段个人经历的视频,可惜这并非格大主动求新的营销策略,而只是学生的个人行为。
“跨界”的核心仍然是顺应市场需求、提升英国大学“软实力”。
这也给英国校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做自媒体人的英国校代不是好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