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史上最难就业季 海归选择就业还是创业?
毕鑫的遭遇可能也是很多海归都经历过的。近些年,归国的海外学子数量越来越多,水平也参差不齐,光环逐渐退去,海归变“海待”,已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
但海归的价值仍是不可低估的。就像毕鑫的合伙人王斌所说,他们就像火种,带回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思维方法。当这些火种接到火炬上,他们就可能熊熊燃烧,对今日中国的发展产生更多推动的力量。
所以,就出现了两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认为海归也不过如此,在人才市场中与国内大学生、研究生同等竞争也许还力有不逮;另一方面,又希望每个海归都是一个会下金蛋的鸡,期待他们立刻就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GDP的增长数字。
当然,还不只是毕鑫,也不只是海归,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也有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存在。
近年来,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成立了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府机构,各种信息平台建设也都在陆续进行中。但服务还远没有跟上创业者的需求。
就如同毕鑫一样,并不成熟的创业项目往往不被重视,扶持政策也借不上力。毕鑫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在英国,学校对本校毕业生提供两年的就业跟踪服务,包括创业信息提供、项目评估、创业者职业素质培训等。
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服务,不仅有政策的支持,也有很多细致入微的帮助和扶持。
风险投资领域有一种 “天使基金”,是专门针对企业种子期、初创期,前景不明朗、高风险项目的投资。不做专业性的分析,仅从概念上来看,毕鑫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天使基金式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