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澳帮助中国“海归”解决就业问题
数据显示,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特别是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超过7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随着“史上最大回国潮”的到来,“海归”就业问题不仅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而且引起海外院校的广泛关注。
海归就业力调查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万元,67.2%起薪不足6万元。同时,“海归”变“海待”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为此,海外院校纷纷将中国留学生的就业当作一个新的重点工作。
今年年初,由英国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先后在上海、广州、成都、北京等地主办了2013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暨专场招聘会。
9月份,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商务处也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墨尔本)及昆士兰科技大学(布里斯班)成功举办了“中国留澳校友职业发展咨询会”澳大利亚本地专场。
11月,“中国留澳校友职业发展咨询会”还将登陆中国广州,帮助在澳大利亚完成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毕业生求职就业。
事实上,英国在取消PSW签证政策后,国际学生仍可通过多种途径留在英国继续工作和生活。比如,获得英国认证机构授予的学士及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可申请记点积分制第二层级的工作签证。
具备优秀创意和创业技能,并由所就读的英国大学甄选和保荐的毕业生可以申请Tier 1(毕业生创业者)签证;获得由英国边境管理署认可机构提供的短期职位的毕业生可以申请Tier 5临时工作签证。
同样,澳大利亚政府为所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海外学生提供2至4年的工作签证。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方面,澳大利亚会计师协会、计算机协会、工程师协会等职业协会以及各校高校就业办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学习会计和计算机的同学还可以选择职业年来提高职业技能。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欧美经济的不景气,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选择“回流”。
其中,有90.9%的留学生因为不想远离父母而回国,78.4%的留学生因为对国内职业发展有信心而回国,66.7%因为可以享受更好的文化生活而回国。
同时,“海归”也逐步得到中国企业的认可,86%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多数海归并没有变成“海带(待)”或“海参(剩)”。不过,“海归”从事的岗位以销售、市场类和研发类为主。
其中,销售、市场类岗位的占33.5%,研发类岗位的占24.2%,从事行政工作的海归占17.7%,从事生产运营、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职位的分别占7.1%、6.8%、6.4%。
虽然“海归”就业岗位以基层为主,但多数“海归”认为自己的岗位在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反映出海归对最终就业的认可。根据数据显示,有64.1%的海归认为自己的岗位在组织中的地位重要,其中有48.8%的海归认为“重要”,有15.3%的海归认为“非常重要”。
从现在情况来看,“海归”就业还是相对“拥挤”,这容易导致海归就业市场出现“错位”的现象。“海归”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根据以往选择习惯集中在一线城市、大型企业和热门行业。
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更多不错的平台也需要“海归”,比如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海归”就业还应当更加客观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