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历程分享:二类本科成功冲击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S同学,二类本科的应届生背景成功申请到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刚开始准备出国的时候,心想假如哥大真得录取我,自己一定会兴奋地跳脚,但是当这一天真得到来,心情反而很平静。大概是之前经历了太多紧张焦虑的极限状态了吧。
回想起来,整个申请过程就像是火箭升空的过程。在准备留学的阶段,身旁不断有同学放弃,就像火箭脱节一样,越到最后剩的人越少。最初学习GRE、TOEFL,有的同学被砖头一样的红宝书吓得知难而退,在图书馆没坐镇几天就断言自己“不是这块料”,草草地结束准备工作;有的是GRE、TOEFL辅导班上了、考试也都考了,结果成绩不尽如人意便放弃了,之前的投资也打水漂了;还有的考试考了个不错的分数,连中介都找好了、钱也交上了,但却因为眼前有保研的机会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直到看见身边坚持下来的同学申到了海外名校又大呼当初“不该凑合”。
我想我能拿到哥大的申请,最重要的也还是“坚持”这两个字。说我的背景条件,在千军万马涌出国门的局势下,其实并不十分突出:虽然是985、211学校,但学校确实没什么名气,从综合排名上看也属于二流学校;GPA3.5,也不是什么高分,班里排名也只是介于前10%-20%之间;托福107,GRE1300+,也就是够用的水平;无牛推,也没有什么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经历。以前看着别人分享的介绍大牛的帖子,我也会觉得压力山大。之前一个给我写推荐信的老师说:像你这种,好学校当然可以试试,但不能抱太大希望,美国前20的学校还是非常挑剔的。
当我看到身边的同学早早退出申请行列,找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签了,或者保送了研究生,我也会觉得孤军奋战的自己很孤独;别人看到我天天抱着写着“上全美前20的大学”的日历、上自习上到寝室楼门都锁了,偶尔也会小小地嘲笑:你这么卖命,真就能有结果吗?很庆幸,我的坚持,终于证明了我自己。
我从小作文很好,中学得过全国写作竞赛一等奖,还参加过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高考的时候虽然数学考得不好,但还是考了全市文科第二名,因为坚持读中文所以选了现在的学校。上了大学,很多同学早早制定保研计划,从大一就拼命背书、跟老师“套磁”、选容易得高分的课,或者上了大学参加学生会、校团委之类能给自己增加“实际利益”的工作。我却将大一、大二的时间和主要精力都献给了一个志愿服务社团。大一、大二的寒、暑假我都参加了下乡,冬天的时候村里很冷,膝盖冻得弯不了,蹲下的时候一只腿都得伸直,睡觉的时候套两层袜子都嫌冷;夏天被不知名的小虫子叮得浑身起脓包,脚踝肿得小拳头一样高还坚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第一次下乡我是调研组的组员,第二次就变成了调研组组长,带着组员调查了“天仙配”传说的起源地、还有《关雎》中“河之洲”的原型,这份调研报告帮助我们下乡队获得了首都高校优秀实践队的称号。这个经历被我用在了PS的开头,把它作为我申请东亚系的一个起由来阐述,后来一个帮我修改PS的斯坦福历史博士说我的开头很能感染人。也是这次下乡,我结识了一位队友,后来她推荐我进入了一个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团队,我们的论文成果得到发表,课题也顺利通过。这算是我大学期间最主要的一次研究经历了。后来我想,有人说往往一个功利目标明确的人抵不上一个想过精彩人生的人,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大二我成了这个社团的执行会长,我在我的家乡开辟了一个下乡点,大二寒暑假组织了两次下乡,将志愿精神带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次下乡宣讲会后,有师妹激动地给我发短信:“师姐,很佩服你带队伍回自己家乡的勇气,将来我也要带一支志愿队伍回自己的家乡”。我还争取到了当地团市委的支持,在下乡的小学合建“希望书屋”,这个消息得到了省媒体的报道。有社团的前辈给我留言:想不到我们以前的梦想,被你一个小丫头实现了。我同样游说了陕西的一个团委为社团另一支下乡队提供了全程支持。其实争取合作并不太难,关键是能不能迈出这一步。身边很多同学之前不敢尝试申请留学,觉得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包括很多学姐也问我:你选东亚文化是不是因为之前有人成功过呀?其实我当时真没有想过踩着前人的石头过河。大家看到我顺利拿到录取,又纷纷萌生了要出去的想法,但我想,勇于做第一个试水的人,才是取得突破的关键。
大三退出社团后,我才开始认真地思考未来的选择。在读研、留学和工作三者之间,我本能反应就是留学对我最有吸引力,于是我开始打听留学的事。记得大一的时候跟社团同学聊天,高考失利的自己不服气,跟同学说自己将来想去哥大读传媒,后来忙社团这个事就再没仔细想过,没想到三年后自己真得拿到了哥大的录取,不过是通过另一个专业接近。刚确定留学的时候,我热衷于在网上翻一些经验帖、或者四处蹭留学讲座,但是觉得收效甚微。那些分享都非常笼统,而且有点夸大其词的嫌疑。我觉得太浪费时间,心想先把语言关过了总不会错吧,就报了一个GRE的强化班,而且是自己生日那天开班,迷信地想图个吉利(真是不好意思,其实我去雍和宫拜佛也拜得蛮勤的,而且哪个殿里的喇嘛哥哥比较英俊迷人我都熟哦~)听说GRE比托福难,心想先把难得啃下来。上课的时候简直一头雾水,老师讲的内容完全跟不上,毕竟大学前两年英语都荒废了,四六级还是靠吃高中老本儿过得,真题都没正经八百做过一套。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一下午只能做两篇阅读,还是对半错。那时候自信心很受打击。但是不论花多长时间,我都坚持在做完题后,把原文每一句话的结构、每一段的结构和整个篇章结构搞清楚,(逻辑结构是GRE阅读的考察重点),并且把考点所在的句子用高光笔画出来,研究题目是怎么出的,久而久之,思路也会顺着ETS的出题逻辑走。坚持了一个月后,我基本能在规定时间内把阅读做完,并且达到短阅读不错、长阅读错误控制在两个以内。直到正式考试那天,我的阅读只做了20个section,大黄本一半都不到。因为觉得准备得不充分考前还紧张到失眠(很糗的经历)。但是成绩出来,我的成绩比做了好几遍的同学要理想,我想就是用正确的方法来做题吧。作文也是如此,搞清楚ETS喜欢什么样的作文,准备起来就得心应手了。至于单词,我真得没什么好建议,因为我到现在也没能把红宝书掌握(很惭愧,我就是那种靠阅读活着的人。)GRE拿下后,准备了一下听力,托福松松地就过了,这个确实要简单得多。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我现在靠阅读满分的成绩在新东方当兼职的托福阅读老师,锻炼自己的同时顺便攒点房租。
确定出国后,还有一件事就是提高GPA。因为大一大二一心扑在社团上,我并没有太关心成绩的事,每学年也只拿个二等奖学金。我开始认认真真地查资料、写论文,经常因为构思论文框架而三点才睡。努力没白费,我那一年最低分也将近90分。现在想想真不敢相信,大三这一年,我准备并考了GRE、托福,完成了我的学年论文,完成了全国大学生创新计划,完成了三篇课程论文并都得到90分以上的分数,发了3篇论文,还顺带在新东方做了助教。我曾经在考完GRE的第二天连续奋战了28个小时,完成了学年论文初稿。现在想想,真不知当时视死如归的劲头是从哪冒出来的。后来身边的同学也被我感染,把上自习看作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呢!
前期准备都弄好后,下一步就是申请了。首先是筛选学校。热门的专业都有专业排名或者选校名单可供参考,东亚系因为是冷门专业,所以能借鉴的资料少而又少。我根据自己的硬件,把选校范围定在前50,然后一个个地上学校官网,看有没有这个专业、查导师资料、查所需申请材料、申请要求,把这些建在一个EXCEL表里。选校的工作繁琐而耗时。把这些都搞定后,再根据地理位置、学校名誉、专业匹配方向(这个很重要哦,比如当时我拿着申请的论文是古典文学方向的,就要查这个学校有没有研究古典文学的老师)、招生人数(program越大,录取几率就越高)进行遴选,最后我前10的学校选了2个,10-20选了2个,20-30的2个,30-50的2个,50-100的2个,加拿大也选了1所。下一步就是准备申请材料了。其实我的准备时间还是挺紧张的,从选校到材料寄出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PS我就是选择了之前那个调研开头。当时心想PS要把自己塑造得与众不同,我伤脑筋地想了半天,觉得拿得出手的就是自己的志愿经历了(当然比起去非洲建房子之类的国际义工要逊色很多),所以就选择以这个为主线,把这个跟我的东亚申请扯上关系。然后简单罗列了一下我在专业方面的准备,倒数两段一下选择这所学校的理由(这个在学院网站上都能查到他们自我标榜的内容)。CV和推荐信很快就搞定了,CV没什么好润色的,推荐信呢是老师写的(原则上……),所以语法文采上不用太计较。比较头疼的是writing sample,因为不同学校规定的页数十分不统一,所以我总是不断地删来删去、修改格式。
把材料寄出后就是紧张加焦虑地等待了。我给每个学校的小秘去信,查询了一下自己的材料是否都收全了,避免功亏一篑。等待的时间我就找了找兼职做了做实习,还顺便跟着找了找工作。我觉得了解社会的评价标准也有利于自己更好的利用研究生阶段的时间吧。(大学虽说没有大段空闲时间,但也有很多日子是睡到日照三竿、刷人人刷到手软……)
记得刚开始准备出国的时候咨询了一个申到美国排名十几名的大学的师兄,他说觉得申前十都没什么希望,劝我把重点放在十到二十。但实际上,哥大是第一个给我发录取的。说自己背景多么牛条件多么硬,这真没有;哥大到底看中我哪点,我也说不准;但我可以肯定一点,勇于追逐自己的梦想,并坚持下来,总能看到曙光。一路走来,深感美国留学申请的不易,尤其对于期望顶级名校的同学来说,申请的系统工程也可能因为随时发生的心理或者技术问题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