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国招生策略对国际学生不公平

2014-11-27

美国《侨报》近日发表文章称,由于经费压力,美国院校开启了上涨学费、削减奖学金的行动,但“见钱眼开”的招生策略,有违美国国际教育初衷,绝非美国之福,对那些家境一般但有潜力的国际学生也是不公平的。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至2014学年留美中国学生人数总计27.5万人,较上一学年增长16.5%。这是连续第7年以两位数增长。中国依旧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该称号已保持了4年。

遥忆1978年底,中国派出首批52名学子来美深造,开启了中国人留美先声。从52人到27.5万人,30多年间数量翻倍惊人,对于中美两国的意义,也从政治色彩浓厚的握手之好,轮转到了更富商业底色的生意之利。

2013至2014学年,中国大陆留美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80.4亿美元,大学经费、城市消费(房产中介、娱乐和餐饮等行业)无不享受到中国学生带来的好处。

美国这些年得以坐享这一盛宴,源自于中国的变革与财富。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中国家庭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年轻一代对西方的好奇,社会对“留美归国”的特殊期待……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助推了这一波留学美国热的爆发。很多美国的学校躺着参与了这场盛宴,但这种火热还能持续多久?

继2013年中国申请来美读研人数下降5%后,2014年再次下降了1%。来美读研读博曾是中国留美学生群体的主力,他们心性成熟、学习用功、目标明确,被视为中美科研、金融、人文精英的后备军的重要组成。

奖学金是支撑他们完成学业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由于经费压力,美国院校开启了上涨学费、削减奖学金的行动,为保证文凭的含金量,留学申请门槛也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一直垂涎中国留学市场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国家则示以利好,不仅放宽留学政策,还加大了奖学金优惠力度。可想而知,相当一部分有意来美的优秀中国留学生因此被其他国家分流走。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已经对此表达了忧虑。

美国的因素仅是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心态也在改变。从当前中国的就业现状看,高学历、海外留学背景并不能保证找到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好工作(体面,赚钱又多);一般研究性工作即便体面,但太清苦压抑,加上留学成本越发昂贵,迫使一些毕业生收起留学深造念头,现实地选择了工作。

与来美读研申请下降相对的,是本科留学生、初高中留学生的增长。从2005至2006学年到2012至2013学年,中国赴美读本科的人数增长了将近10倍。这里面不乏拿着哈佛耶鲁等名校奖学金的录取者,也有“不差钱”的中国学生进入“圈钱大学”、“野鸡大学”这类不入流的学校。

美国招录国际学生的初衷是汇聚全球优秀学生,培养他们,帮助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精英,促进知识流通、国家交流,这是美国的软实力。但“见钱眼开”的招生策略,有违美国国际教育初衷,绝非美国之福,对那些家境一般但有潜力的国际学生也是不公平的。

如何在膨胀的数字面前多一份清醒与忧患,通过调整留学政策真正遴选出好苗子,维护好美国教育这块金字招牌,对美国教育界来说已显得极为迫切。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