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式圈子”成为留学生海外生活绊脚石

2013-05-30

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较2011年增加5.99万,增长17.65%。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外留学生人数为127万,位居世界第一。业内预计,2013年中国留学人数有望突破49万人。

出国留学的学生明显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小留学生出国读中学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话题,而不少家长已经开始送孩子出国上小学甚至幼儿园。有报道称,广州近期赴新加坡读幼儿园的咨询量同比明显增加,“3岁留学新加坡”引起媒体关注。

在“留学热”的背景下,很多专家开始提醒学生和家长,出国留学“看上去很美”,但也困难重重,做出决定之前应该理性思考。

语言不过关 留学生“融而不入”

4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副校长怀特在某高等教育大会上透露,谢菲尔德大学在希腊开办的国际组织“城市学院”(CityCollege),已经全面禁止组织“同乡会”类似的社团,以防止留学生更愿意和来自本国的学生团体“黏在一起”。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与英国各种华人弱势群体相比,留学生凭借语言、文化等优势被认为可以更好地与英国主流社会沟通,但种种迹象表明,许多留学生在英国一直呈现“融而不入”的状态。

所谓“融而不入”,是指中国留学生虽然和英国当地人之间基本可以相安无事地和平共处,但真正能融入和参与到英国人生活的却为数不多。与其他海外学生相比,中国留学生更爱扎堆,他们选择结识其他中国留学生,这样使他们更快地拥有归属感,也能有更多共同话题。“中式圈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虽然“中式圈子”给许多留学生带来了心灵慰藉,但也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业和社交的“绊脚石”。许多留学生语言多年来毫无长进,从而耽误学业,并束缚了他们融入当地人圈子。

虽然各国对留学生的语言要求逐年提高,中国学生的语言问题依然是他们融入当地生活的一大障碍。“中国式圈子”甚至“中国班”现象削弱了留学生和外国人的交流,很多留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使用外语,其余时间几乎完全处在中文环境中,导致语言水平难以提高。

《英中时报》指出,中国学生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受访的一些中国学生看来,学习似乎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看各种书。很多中国学生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整天。相比之下,英国学生更愿意该学习的时间学习,该放松的时间放松。他们的兴趣显得更广泛,普通的比如电影文艺、娱乐聚会、体育运动等,还有许多中国学生想象不到的领域。他们愿意和舍得花时间让自己沉迷于与学业和工作“无关”的“兴趣”,这样交到朋友、增加谈资的机会大大增加。留学生小张就经常积极参加同学聚会。他说,其实这和中国一样,在一起经常吃饭喝酒能增进联络,互通友情,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朋友圈。中国留学生也有必要在学习和娱乐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

文化的融入是相互的。中国学生期待被另外一种文化接受时,也要仔细研读并接受新的文化。对此,跨文化研究博士生小邵建议说,既然来到英国,何妨抛开中国式观念,换一个新的角度看问题?不固步自封,敞开心扉,才能够从心底认同并接受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生活孤独无助 心理问题凸显

很多留学生表示,在异国他乡,最难忍受的就是孤独,离开国内的亲朋好友一个人生活,遇到困难往往也只能靠自己,而因孤独和无助导致的心理问题在小留学生身上尤为显著。

据美国《侨报》报道,法拉盛街头守望互助队队长朱立创表示,在纽约,很多小留学生都是“90后”,在中国父母的眼中他们是小公主和小皇帝。来到美国后,很多小留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反而被美国当地的各种物质诱惑吸引,迷失方向。

小留学生孟阳回忆说,在美国这两年多,他还是时时刻刻和中国的朋友保持联系,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来时,固定的工作是“刷屏”,看看中国朋友的微博和微信,留言评论,有的时候感觉自己还是生活在中国。孟阳还说,自己住的寄宿家庭只是提供每天的食物和住所,很少干涉他做什么,也很少交流。

另外,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小留学生还要面对同学偶尔发泄的仇外心理。美国《侨报》报道,在波大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张颖(YingZhang,音译)在中学11年级时,就来马萨诸塞州一所私立学校学习。

张颖还记得她的室友一开始就公开宣布,她讨厌中国人。这位同学打电话到深夜,根本不顾忌她的行为已经打扰到张颖睡觉。经过一段专门学习英语的时间,张颖度过了“张嘴难”的阶段,最后与这位白人同学大干一仗后,这位同学才放弃欺负张颖,最后还成为张颖的好朋友。

张颖表示,学生的个性决定其是否能够适应美国教育。“我只能说,这里一半的中国学生享受这种生活。”据她估计,另一半悲观失望的中国学生只能在毕业后返回中国。“这些学生感到绝望。他们确实需要希望,需要感受到欢迎,需要能够说话的人。”

不了解当地法律或被不法分子利用

由于对当地法律不了解,有些留学生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5月1日,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在德国因代购奶粉行为遭到当地政府查处,直接被遣返回中国,不仅荒废了学业,同时因为触犯了当地法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BBC英伦网报道,在英国读书的海外留学生,从事代购活动,一旦被移民局查处,虽然移民局会具体个案具体分析,但都将面临极高的被遣返回国的风险。

在海外,留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往往成为刑事犯罪的隐患。例如,在英国开车,车险和人险是完全分开的,也就是说驾驶员和车要分别购买保险,缺少哪一项都不能开车上路。留学生往往对这个细节并不了解,因此频频触犯相关法律。这种案例多发生在租用车辆或朋友之间的借车行为。在确定了车险完备之后,还必须为驾驶员重新购买保险。如果只给车子购买了保险,临时驾驶员却没有保险,一旦开车上路,就是违法。

这些行为看似不是什么大事情,但在英国都有可能被视为刑事犯罪,甚至可能影响之后的签证和永居申请。

在日常生活中,不了解法律也可能给留学生造成不便甚至经济损失。据英国《华商报》报道,近来,多名中国留学生由于不了解英国法律,被付收费公司不良员工误导,缴纳电视牌照费。

按照英国法律,只有收看或者录制正在播放的电视节目,才需交电视费,收看的设备包括电视机、手机、电脑、IPAD、IPOD等。收看的电视节目仅限英国的,收看外国(比如中国)电视不需要交费。留学生居住的房屋通常由学校或房东一次性交付。一个电视牌照包括屋内所有房间(除非自己的房间用单独的设施,与其它房间完全分开)。

一些检查员品行不正,欺负留学生。按照规定,电视费检查员为收取法律规定的费用可以敲门询问,但是他们没有权利进入私人房间,留学生完全可以拒绝开门或不让进入查看。只有检查员在警察的陪同下,持有搜查令才能查访。留学生对检查员敲门无需紧张,收到对方的缴费要求,可以告知对方,日后再来。然后再向房东,或学校,或同学咨询确认该不该付费。

有时候,留学生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无意间做出违法行为。5月16日,澳洲新快网报道了澳洲留学生被不法分子利用,贩运含毒品制剂包裹的案例。海关部门发现很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被告知去取这些“毫无伤害”的包裹。发言人称:“我们的警告是,如果你不知道其中是什么,最好不好去取。如果里面有毒品成分,取包裹者可能面临罚款或者监禁。”

留学安全引关注中国学生需补安全课

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人数激增,留学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

去年,南加大的两名中国留学生被枪杀;今年3月,南加州大学中国留学生黄昕海因车祸身亡;4月28日,在波士顿大学发生的火灾中,中国留学生李冰兰(音译)遇难;而不到两周前,该校中国留学生吕令子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遇难,另一名中国留学生周丹龄受伤。

美国《侨报》称,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激增,与中国留学生相关的事情不断发生。中国留学生需要补上一课,那就是在美国除了学习之外,生活中遇到危险的时候怎样避险、不知不觉中触犯了法律怎样自保,闯了祸怎样应对。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热门留学国家也时有中国留学生遇害或发生意外的消息,而除了人身安全之外,QQ诈骗、电话诈骗、邮件诈骗等财产安全问题也受到普遍重视。

留学生QQ号被盗,骗子冒充留学生要求家长汇款的案件不在少数。据媒体报道,很多骗子之所以会盯上留学生,一是因为留学生家庭一般都是家境殷实,诈骗得手率较高。二是因为地域和通讯手段的限制,只要要求的款项数目不大,一些警惕性不高的亲人就会受骗上当,而且国内外的时差也成为骗子钻空子的一大因素,留学生休息的时候,国内的家长正好有时间上网和汇钱。

专家提醒留学生:首先要保护个人信息,网聊时,尽量不要透露自己的年龄、家庭住址以及个人资料,在QQ或者手机的通讯录上最好不要直接注明“爸”、“妈”等名称,以防骗子轻易寻获诈骗目标。其次,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网站链接,其中很可能就是挂马网页或钓鱼网站,最好能定期修改QQ密码,并定期对电脑进行杀毒维护。此外,家长如果收到孩子有急事需要打钱的消息,尽量多说一些熟悉的“暗语”,设置一些试探性问题辨别真假。

在出国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和困难,“理性留学”也被很多教育、留学专家反复强调。学生和家长在决定出国前,需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而针对小留学生,美教育界人士提醒众多准备将子女送出国留学的家长,“留学低龄化”要因人而异,小留学生在出国前需经一定的心理培训,做好应付各种困难的准备,让学生了解“我为什么要出国”,“出国对我来说有哪些利与弊”,“在国外遇到诱惑和困难该怎么办”。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