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调查对象中有27%的人拥有300万美元-500万美元的资产,10%的人拥有1000万美元或以上的资产。这些富翁大部分出生在婴儿潮时期(是指二战结束后,1946年初至1964年底出生的人,人数大约有7800万),他们大多白手兴家。
调查发现,这些人已经慢慢步入退休年龄,却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在受访者中,52%的父母没有跟孩子披露自家的经济状况,其中有15%的老爸老妈根本不跟孩子谈家里有多少钱。
调查一 过半家长不告诉孩子家里富不富
大约一半(52%)的调查者,没有对自己的子女完全披露自己的财务状况,其中还有15%的家长,完全没有透露任何有关家庭财政状况给自己的子女。
他们为什么不在子女面前露富?
31%的父母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
24%的家长担心孩子因此而变得懒惰,
20%的家长担心孩子会因此做错误的决策,
20%的家长担心孩子会因此浪费钱,
另外,13%的家长担心孩子因此被他人利用,或者说,担心外人因此占他们子女的便宜。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说,为了财富和自由奋斗了这么多年,他们如今希望能去旅行或花时间处理好人际关系,他们觉得这比留遗产给子女,或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更重要;
(3/4的受访者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今天的成绩,大约一半的人说,他们的成功是他们牺牲了个人生活、人际关系,甚至自己的健康换取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家庭得到更好的经济保障。)
不过,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46%)并不觉得他们有钱,他们说,退休以后,还会继续工作,许多人还会开创自己的第二事业。对于如何处理遗产,他们还没做过完整的规划,
有55%的受访者,更想回馈自己的社区,而不仅仅只是考虑怎样处理自己的遗产,他们打算在社区做一些义工的工作。
调查还发现,这些富裕家庭的儿童许多都没有获得足够的指导和支持,来处理情感方面或与财富相关的责任。受访的富裕父母中:
只有大约1/3(34%)的受访者坚信,他们的孩子能够处理留给他们的遗产。
将近一半(45%)的父母认为,在他们的孩子年满35岁之前,无法很好地管理他们的遗产。
调查二 他们认为没有义务给孩子留遗产
美国自由撰稿人詹妮弗-霍尔德,曾在杭州外国语学校任教过一段时间。在杭期间,她经常为都市快报英语版《杭州一周》的“老外写杭州”专栏供稿。上周,得知我们有意做一期美国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看待金钱的报道,她主动为我们作了采访。
詹妮弗这一周与几个经济收入较好的美国朋友聊了聊,尽管他们不像这次调查的那些人一样富裕,但她还是想以此确定他们的看法是否与统计调查的结果类似。
詹妮弗说,大体上,她调查的人群都认同这个调查结果。也就是说,父母有责任教育和照顾自己的孩子直到他们成年,但没有义务留下一笔遗产给他们,除非孩子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尤其是精神有问题或身体有残疾时。
比如说,詹妮弗告诉我,她的一位70岁的男性朋友如今就打算添置一艘船,并购买另一套房子。
詹妮弗告诉我,她采访的家长们大都反映,自己不仅在孩子小的时候牺牲了许多,孩子长大成人也让他们非常操心。例如,他们要储蓄教育经费、职业需求、婚礼费用、首房、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商业机会等。
如今,这些家长们希望好好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而不是进一步牺牲自己,为子女省下更多的遗产。
詹妮弗还说,大家不愿把积蓄遗留给自己的成年子女,尤其当孩子已经很成功,或者一贯在生活抉择上或金钱管理技能上表现很差。
詹妮弗的朋友解释说,比起给孩子留一笔财产,还不如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奥巴马总统常常会被引用,作为榜样。
不过,詹妮弗还有一位65岁的男性朋友,他斩钉截铁地说,他的财产将全数移交给孩子,一大部分给他最小的孩子(现在只有7岁),较小金额会给他40岁的儿子,因为他现在已经是成功商人。
针对美国的这项调查结果,都市快报记者特地采访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几位大学生,他们有的家境殷实,有的家庭经济状况很普通,有的正在杭州读书,有的曾来过中国旅游。他们说起父母处理钱的方法,都颇感自豪。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家庭财富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以及这些家长是如何给孩子教授金钱观的。
受访对象:卡蒂-希尔
经济状况:一般般
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
年龄:二十岁左右
学校: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学生,主修英语专业
对家境好并爱炫耀的同学说“不”
卡蒂说,父母在家一般不跟他们谈论经济状况,不过,他们对自家经济状况大都心中有数。通常他们会根据自家房子的地段、大小,汽车,生活方式(比如父母是否经常带他们出入高级餐馆或会所、每年度假次数及远近等)等因素,综合判断自家的经济状况。
她告诉我,在美国,同学之间偶尔也会相互比较家境,孩子年龄越小,彼此之间比较越多,比如这个同学穿的都是名牌,那个同学家的房子有多大多大等等。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话题他们至多只评论一两句而已。
对于一些家庭富裕并且喜欢炫耀的同学,卡蒂表示鄙视,并认为他们品味极差,不屑于跟他们做朋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卡蒂对于有钱人家的孩子从来都是说“不”。对于那些家境好、个性也好的同学,她不会去妒忌或羡慕他们,在卡蒂眼里,她既为这样的朋友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感到高兴,同时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也不错。
卡蒂说,她的父母总是跟她反复强调,有钱总是好办事,但是,你必须努力工作去赚钱,而且即使你很有钱,也必须智慧地用钱。
卡蒂的父母很有意思,他们明确告诉她,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享受生活,不是多赚钱给她留遗产,而是要在卡蒂身上做投资,他们跟卡蒂约法三章,等卡蒂今后找到好工作赚大钱时,她必须要回馈他们,并照料他们的晚年生活。
受访对象:尼克尔-莱德福
经济状况:中产偏上
家在:加拿大
年龄:二十岁左右
学校:玛丽华盛顿大学学生,主修国际研究专业
不管父母是谁
你需要探索自己的人生
尼克尔-莱德福说,她的父母经济条件不错,但是,在他们眼里,享受自己的人生最重要。尼克尔说,等爸妈退休后,他们一定满世界地玩,最好是能把钱都花光。
尼克尔说,她的父母告诉她,不管你的父母是谁,你仍然需要探索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受访对象:拉斯-拉森
经济状况:一般般
家在:美国爱荷华州
年龄:二十岁左右
学校:中心学院学生,主修艺术专业
钱不重要,你赚的一定够你花
人不要贪婪
拉斯告诉我,他家并不富裕,小时候,他想买什么玩具的时候,爸妈总是说不行,他们建议他把零花钱给积起来自己买。那时候,拉斯每周的零花钱是5美元,不多,因此,他不能喜欢什么买什么,他必须有所取舍。
拉斯说,他从父母这里学到的是,钱不重要,你赚的一定够你花。人不要贪婪,住了好房子,一定还有更好的。
说起父母对他的金钱观教育,拉斯颇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