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推荐信的奥秘和作用 是否欧美比中国教授管用?

2016-02-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初一般都是学生索要推荐信的高峰期。

从元旦到现在,多数老师大概已经写了半打多的推荐信了。

这些推荐信里,有帮助学生申请学校的、有为了竞争奖学金的,还有找工作的,几乎是一周一封的频率。

推荐信是欧美各国的老传统。

别看留学市场在国内近几年越做越大,但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推荐信”依然是个有点让人困惑的事情。

比如,前一阵,我和两个在英国访学的北京大学的小师弟吃饭,这两个小师弟一个在申请博士,一个在申请博士后。

他俩最关心的是推荐信在英国入学或项目申请上的作用有多大。

有什么“奥秘”,是不是推荐人名气越大越好?

是不是欧美教授的推荐信会比中国教授的推荐信“管用”?

首先得承认欧美等国也是“关系社会”,尤其在某些行业里找工作时,推荐人的分量确实可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国人利用“letter”这个词的一词多义,有一句对这种“个人能力不如人际关系重要”的社会现象很入骨的讽刺谚语:“一个人推荐信(letter)后面的署名比他自己名字前的头衔(letter)还重要”。

但对于学校和奖学金申请来讲,绝大部分情况下,只要推荐人在该领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发言权,大学和基金会并不会在意其是否是大牌又或是来自哪个国家。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大学和基金会都想择优支配有限的资源,所以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对申请人有了解的人就其能否“不辜负”教育和科研资源所进行的“辅助论证”。

比如学校录取最关心的是这个学生是否有完成学业的能力和兴趣,有没有特长或社会经验,是否能丰富课堂讨论。

如果非要说推荐信有什么“奥秘”的话,那就是“细节”与“诚恳”了,即能用事例对申请人能力做出实在的分析。

而在这点上,一封来自有过几面之交的大牌教授或者欧美学者的推荐信,自然远不如来自曾经教过你课或者指导过论文的老师的推荐信有力度。

没有细节,通篇恭维的推荐信不仅不会给申请人加分,而且在申请奖学金这种更激烈的竞争中,很可能会扯申请人后腿。

每年,我给欧洲几个交流项目做评审的时候,每当看到来自申请人主要合作者或主管单位空洞的好似褒义词词汇列表的推荐信时,我都会降低对标书的评分。

原因是,如此草率的推荐信至少是种敷衍,表示推荐人对申请项目“没太大兴趣”。

有时在欧美学术界,过度的赞美还会被视为是似褒实贬的反语。

只要是诚恳的评价,推荐信也未必不能揭短处。

比如,我曾在给一个法国学生的推荐信里开篇就说,我第一次认识这个学生是因为他大一时的小论文不及格,被我请到了办公室约谈。

但从谈吐中我发现他是个很有才华的男孩,只是刚开始不习惯英国的学术规范。

而且他很善于吸纳意见,大二大三成绩节节升高。

正是这前后对比,让我觉得这小子很有潜力。

这篇“吐槽”寄出去,学生后来告诉我,他得到了几所名校的面试。

其中一个面试官还不无欣赏地揶揄他说:“你居然让一个曾给你不及格的老师写推荐信,真是‘艺高人胆大’呀!”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