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率高

2017-06-13 作者:lina 来源:麦可思研究

昨天下午(2017年6月12日),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发布暨研讨会”。

2017年就业蓝皮书的主要关注点如下: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总体稳定

注意点: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

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7.3%)与2015届(77.4%)基本持平,与2014届(79.2%)相比有所下降;

“自主创业”的比例(3.0%)与2015届、2014届(分别为3.0%、2.9%)基本持平;

“正在读研/读本”的比例(10.3%)略高于2015届、2014届(10.1%、8.9%);

“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4.0%)略高于2015届、2014届(分别为3.9%、3.7%)。

注意点:升学深造和自主创业是就业稳定的两个因素。

在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未就业人群(7.5%)中,半数以上还在继续找工作(4.0%)。

其中,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6.9%)中“还在找工作”的为3.0%,“待定族”为1.6%(不求学不求职);

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8.1%)中“还在找工作”的为5.0%,“待定族”为3.1%。

注意点:未就业人群中半数以上仍在求职。

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持续上升

注意点:近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持续上升,平均每届增加2个百分点。

大学毕业生月收入显著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且高等教育在毕业三年内回报明显

2016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为3988元。

其中,本科院校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为4376元,高职高专院校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为3599元,均高于城镇居民2016年月均可支配收入(2801元)。

注意点:2016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6年月均可支配收入。

2012~2016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3366元增长到4376元,增幅为30%。

考虑到通货膨胀,在根据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进行调整后,2012~2016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3366元增长到4043元,增幅为20%。

2012~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731元增长到3599元,增幅为32%。

在根据CPI进行调整后,2012~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731元增长到3325元,增幅为22%。

注意点: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近五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增幅为20%,高职高专毕业生为22%。

注意点:2013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相比毕业时累计增长87%,高职高专增长81%。

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

2013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即2016年时)月收入为6667元,比2016年农民工①人均月收入(3275元)高3392元;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为5312元,比2016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高2037元。

注意点:高等教育回报在三年内效果明显。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后发力较强。

①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7-04-28.

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依然是大学生主要就业去向,且比例持续上升

注意点:这些变化反映出外企、国企招聘放缓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民营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撑凸显重要。

注意点:中小微企业雇用了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且比例持续上升。

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2届的54%上升为2016届的56%。

注意点: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就业比例持续上升。

信息、教育等知识密集型产业雇佣大学毕业生比例持续上升,建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雇佣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下降

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面临挑战,在大学生各项主要就业指标上亮起了“红灯”,不管本科还是高职都出现相似趋势。

以本科为例,从吸纳能力来看,2012届毕业生有28.8%在制造业就业,到2016届该比例下降了近9.4个百分点,跌至19.4%。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薪资水平也相对较低。

注意点:知识与服务密集型的现代产业(教育、信息技术等)发展强劲,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制造、建筑等)面临挑战。

东北地区吸引大学毕业生难

近三年来东北区域经济体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

东北地区人才流失,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失也需要引起重视,2014~2016届本科东北生源在本地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49.2%、48.5%和47.5%;与全国本地区生源的本地就业比例相比,2016届本科东北生源在本地就业的占比(4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5.2%)27.7个百分点。

这种人才流失是东北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注意点:东北人才流失较为严重,难以吸引本地生源大学毕业生。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型离不开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根据麦可思数据,东北地区的制造业招聘需求明显下降。

而且就业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交通工具制造业、机械五金制造业、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

其中,交通工具制造业人才需求的下降最为明显,2012届的就业比例为16.8%,到2016届下降为6.1%。

注意点:东北制造业招聘需求下降明显。

就业绿牌专业与红牌专业

注意点:本科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高职高专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届是绿牌专业。

注意点:本科的美术学、音乐表演,高职高专的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

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各地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主要专业

注意点:2016届本科管理学门类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

注意点:2016届高职高专生化与药品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

大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需关注,创业效果应从长评价

注意点:三年内超过一半创业人群退出创业,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

注意点:更多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毕业生的创业效果应从长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毕业时的创业人数。

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持续上升

从近五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呈现上升趋势(2012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为85%,近五届平均每届增加1个百分点)。

注意点: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持续上升,近五届平均每届增加1个百分点。

数据说明:

本报告基于麦可思公司2017年度的大学毕业生跟踪数据撰写,反映了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跟踪评价和公开发布。

麦可思公司自2007年以来,连续11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研究,从2010年开始,连续八年对之前跟踪过的全国2006~2013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跟踪。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以来,至2017年已是第九次年度报告。

样本代表性:

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跟踪评价的全国样本为28.9万。

覆盖了1313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669个,高职高专专业644个;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大学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35个职业,327个行业。

麦可思曾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评价,2016年底对此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全国样本约5万。

覆盖了921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353个,高职高专专业568个;覆盖了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大学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35个职业,325个行业。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