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剑桥大学——研究生篇
剑桥研究生课程的申请(包括硕士和博士)与本科的申请是完全不同的。研究生院(BoardofGraduate)是研究生管理的核心机构,整个申请流程、在读期间学籍的管理、毕业论文的评定,一直到最后授学位,都是由研究生院统一管理。它直接隶属于剑桥大学,不属于任何一个学院。它是学院、专业所在系和研究生之间的桥梁。
申请剑桥的硕士
基本流程如下:首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生课程提出申请,把准备好的所有资料寄到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把资料整理备案并寄给相关专业,由系里的老师负责挑选和评估;初选过后,可能会安排面试,系里做出最后决定,并反馈给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再通知申请者,被拒绝了还是被录取了。第一次被拒,还有一次尝试其它课程的机会,再不成,就申请失败。如果录取了,研究生院会根据学生意愿申请学院,对于研究生而言,学院就是一个生活社区,上课和研究都在系里面。只要有任何一个学院接收,申请就成功了。在整个流程中,与申请本科不同,做决定的是专业所在系而不是学院,只要系里同意接收,学院总是能够找到的。
如果十月入学的话,申请的最后限期一般在当年三月,需要两封推荐信,有些课程需要研究内容和计划。应该尽早把申请资料准备齐全,并及时寄出去。申请的过程复杂而且周期漫长,作为申请者,千万别一直等着,至少一个月要和研究生院联系一次,询问申请的进度。因为他们的工作量很大,只有遇到申请相关的事务或者查询,他们才会去关心某个学生的申请进度。得去催他们,不能老等着。
接下来讲讲申请硕士的面试,我主要根据自己的面试经验来讲。在可能的情况下,都是要安排面试的。如果是校方邀请你参加的面试,交通伙食费可以报销,事先都会说好。面试的考官通常都是这个课程主要的负责人。面试之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首先对课程要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你的背景与此课程有哪些关联,为什么对这个课程感兴趣,对于考官在行而你又学过的知识一定要认真复习。要让他们了解你的学习经历,通常你的毕业论文他们会很感兴趣。如果涉及他们熟悉的知识,他们肯定会考你,看看你对知识的理解,一般不会出难题。如果是他们不太了解的东西,你就只管介绍,让他们清楚你研究过哪些东西。面试要记住一点,不是你什么都懂他们才要你,不懂就不要。就是因为你不懂但又渴望新知识所以才要深造,你只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学好这个课程就足够了。
申请剑桥的博士
剑桥大学的著名不仅仅在于它的幽美景色和古雅气质,更重要的是源于其悠久的人文传统、浓厚的求知氛围和傲世的学术成就。800年来,这座学术圣殿为世界贡献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哈维、马尔萨斯、凯恩斯以及《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等,便是这一群体的代表人物,他们在科学史上树立起一座座里程碑,给人类文明不断开创出新纪元。迄今为止,已有82位诺贝尔奖得主诞生于剑河之畔,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各国名校望之兴叹。博士学位,正是这些科学巨子迈向成功的起点,其中有些人凭借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荣获了诺贝尔奖。现在不少大学、科研机构甚至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招聘新人的一个“硬件”也是博士学历。博士学位非但可以是科研生活的奠基石,亦能成为职业生涯的敲门砖。本文粗浅地谈谈我个人在博士求学中的点滴体会。
所谓博士,在中国古代通常指博学多才、通晓今古之人,或者对身怀某种技艺或者从事某种行业的人的尊称,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等。当今社会的“博士”一词,作为学位的名称,主要有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工程学博士、法学博士、医学博士等。当然,这里的哲学博士并不是学哲学的博士,而是指对某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好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独立创新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从原则上讲,哲学博士学位可以授予任何学科的博士生。
读博士的具体流程大致如下: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在本科的后半段和读硕士期间完成。不过,在北美地区的博士生前两年以学习专业基础课为主。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很大程度上是在做研究时同步进行,因为实验结果或者实验现象都要用这些知识去解释,所以你就会学得相对认真,消化吸收得快,而且不容易忘。
其次,是要选择一位读博期间的导师,并跟导师讨论所要研究的课题和方向,根据自己的背景设计研究方案,然后就可以围绕选定课题开展研究工作了。这个阶段应争取发表相应的论文和参加一定的学术交流,最终完成一篇系统的学术论文,通过答辩,拿到博士学位。
某种意义上讲,在学生读博的过程中,从确定选题、指导研究进程到准备毕业答辩,导师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国内和国外,导师资格有着一定的区别:在国外,只要拿到讲师以上职位的人就可以当导师,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而在国内,必须是被评定为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人,才可以指导相应的学生。两种情况各有利弊,随着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这一区别正在逐渐缩小。
选择导师的学问
如何选择一位好导师?首先,导师风格各异。我个人的感受是,导师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导师特别有主见,要求严格,观点明确,思路固定,通常要学生依据导师的思维和套路去做。选择这样的导师,优点是学生可以得到很具体的帮助,尤其是刚刚开始接触一个新领域时;而且在导师的全面指导下也容易得到较好的结果。但是,如果导师的一些观点并不全对或失之偏颇,那么学生就有可能花了很大的工夫却得不到预期效果,这也是有些学生选了非常出色的导师却较难毕业的原因之一。另一类导师是给你指定相关的题目,提供条件,当你遇到困难了,他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给学生以绝对的自由。显然,这类导师的学生会有更多的创造空间和发挥余地。然而,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这种状况下,不太容易出现高水平的研究结果。
可见,一般而言,选择导师还是颇费周折的,因为普遍的情况是我们选择时并不了解这位导师究竟怎么样。有时候即使导师是很出名的科学家,你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物理世界》(2005年第7期)有这样一例: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一位学生回忆,他的导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每次出去开会或者交流就会带回来各种新想法,然后问学生说“你在做什么”,而在学生回答之后总是说“你的那个东西太老了,现在应该做这样那样的课题了”,等等。很多时候学生被如此频繁的换题目改路子弄得十分迷惘。过段时间后,学生们都变得“聪明”了,想方设法让自己不碰见这位导师,但不可避免地还是要撞上,比如洗手间。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善于创造、不愿受束缚的人,应该选择上面提到的第二类导师;但如果你初始的适应能力较弱,而在某个课题里能够专心研究,那么应该考虑选第一类导师。
选择课题的学问
接下来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选课题了,这不仅决定了你几年读博的方向,更可能决定个人一生的工作走向。事实上,在选择导师时,你就已经在选择一个课题了,因为准备读博的人先要决定一个学习方向,简言之,就是你想学啥,就得选啥样的导师,不可能你想学机械工程而去找个历史学教授做导师。博士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点和将来的目标来选择一个相关领域,再去在这一领域内寻觅一位合适的导师。这里所指的“合适”涵盖了多方面,比如研究方向、工作地点、资源条件、该导师的科研特点等。联系好导师后,再跟导师商量具体课题。很大程度上,课题的选择不是由学生自行决定,多数时候是导师在哪个方向有项目,学生就可能做哪个方向。学生中途因为导师的项目改变而更改课题方向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通常很多学校申请表里的“研究计划”一栏对于理科生来说是意义不大的,学校主要是想从你的研究计划上看看你对前沿领域研究的了解,很少有学生能做自己的研究计划内容。文理科相比,文科学生相对较容易去做自己的计划,因为不需要实验设备和器材等。
由此可知,很多时候的研究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除此之外,我的硕士导师,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经说过做科研就是一种炼狱。这充分说明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但是你也会从中获得乐趣。假如你选择了读博士,就要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读博士一般是3到5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能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并顺利毕业,也有诸多前人积累的经验可循。
良好的研究习惯
读博士以后,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大量的文献,包括本领域的最新期刊、综述性文章和有关背景书籍。通过读最新文献,了解最新的前沿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工作,才可能做得比别人先进。但是期刊文章往往不能提供具体的专业技术背景介绍,这可以通过综述性文章和专业书籍来弥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知识来源就是自己所在研究组以前发表的文章,和你前面的学生的博士论文,因为文章和博士论文都是之前的学生和导师工作精华的结晶,借助这些阅读,你能较快熟悉本组的工作并对自己以后的研究做一个大概的预测,比如能做什么样的工作,有哪些设备可以利用,在前人的基础上我可以做出什么,等等。
掌握了背景后,就可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制订一套实际的研究计划,跟导师和相关人员讨论。这时候的研究计划很原始,而且可能有不少错误。在经过讨论并被大家认为大致可行后,需要重新修订研究方案和实验步骤。当然,这些计划和方案总是根据实验的进展和条件随时变化。进入具体工作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熟悉实验设备和计算方法,这项工作一定要尽快完成,因为它只是你的工作手段,不是你的最终目的,浪费大量时间去适应设备是不太值得的。唯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书面记下使用设备的所有步骤。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在新学的过程中记住所有的操作规程,如果因为错误操作而损坏设备,不仅是修理费用的事,更糟糕的是它浪费了博士研究的宝贵时间,借助笔记来熟记操作流程和各种注意事项已被证明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记下详尽的步骤和实验结果。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很熟悉了,而忽略一些记录,往往给后面的数据分析造成很多麻烦。这种体会我估计许多学生都曾有过。另一个原因是在记录时没看出一些简单数据的重要性,但在实验结果分析中才发现,这时就已经晚了。比如有些学生,因为实验目标明确也很宏大,根本不在意一些小的或跟自己要求不特别相关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其实这是错误的。小的实验结果和数据也许跟你研究课题的最终目的不是特别相关,但如果能把它们整理并发表出来,或可成为你博士毕业的重要依据。不是每一项研究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可是在有了一些实验结果后,一定要尝试着写成论文而且争取发表。通过写文章,你会学习到科技文献的写作方法,在此过程中,你还会发现实验的不足、概念的不清晰、问题考虑得不周到,等等,很多科学家认为,做完实验,你的工作只能说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是要发表出来并且要去推广你的结果。另外,这些写文章的经历会对以后的博士论文写作大有裨益。在投稿过程中,很多审稿人的意见也会给你很大启发,即使文章被拒,他们拒绝的理由也许正是你工作中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文章发表了,这无疑给你的博士论文增加了份量,会提高博士论文答辩的通过率。无论投稿结果如何,都是有益的尝试。
读博是系统工程
最后要做的,就是把你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参加答辩,拿到博士学位。答辩时一定要自信,因为你就是这个研究方向的专家。但是也不能表现得过分自信,不懂的问题就说不懂,因为答辩委员会的教授是该领域的真正权威。我自己答辩时也从考官那儿学到了不少东西。总之,答辩过程中要思路清晰、充满自信、实话实说。
读博不仅是一个系统的研究过程,更要紧的是去成功适应一个复杂、持续变化的研究环境的过程。比如,要处理好跟导师的关系、在订购材料时跟供应商的关系、研究过程中跟同事工作协调的关系等。由于处理不好与导师或同事关系而延迟或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人也是屡见不鲜的,甚至这些因素会成为是否能拿到博士学位的关键。
总之,要成功地获得博士学位,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合适的导师、有趣的课题,也需要有坦诚严谨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的心理准备,以及充足的信心与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