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留学”悄然兴起 就业优势成出国主要理由
去年12月,2014全国留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国家首次召开以“留学工作”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根据习近平主席出访欧美各国对留学人才的布局,未来科技发展将倚重信息技术、医学、农业、生物技术等,国家将派遣更多留学生攻读此类专业领域,培养我国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
此后不久,由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编撰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在京发布。
《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底,中国出国在读留学生总数达41.39万,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依然稳坐世界留学生来源国的头把交椅。
与此同时,中国留学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高中生成为继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国留学人群。
在我们对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在京高校在读学生的随机调查中,未来有出国留学意向者逾30%,“国外高校教育资源优于国内”和“留学生更具就业优势”成为其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理由。
“留学热”高烧不退,传统留学服务行业却经受着来自互联网的巨大冲击。
对于出国留学者来说,少则万元多则数万的中介费一直是行业规则,但随着“信息共享”、“低价”、“免费”等互联网思维的兴起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传统留学服务行业的高收费格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习惯了使用互联网,也就习惯了免费。从社交到娱乐,从办公、阅读到出游、购物,现实生活中,我们享受着互联网提供的种种免费服务。在这个信息免费的时代,作为曾经的“信息贩卖者”,传统留学服务机构的价值正被互联网带来的种种便利所抵消。
过去,留学行业信息过于封闭,留学需求者很难找到渠道获取有效的信息,只能求助于留学服务机构。而凭借信息壁垒,传统留学服务机构也以不菲的中介费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留学需求者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取想要的信息,通过网络社交等渠道不仅能方便地获取申请相关流程,也能结识到很多志同道合、互相帮助的小伙伴,这使得“DIY留学”的人数逐年攀升,传统留学机构作用也越来越小。
同时,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多,传统机构为学生准备的资料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无法体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导致申请淘汰率越来越高,这也促成了“DIY留学”的兴起。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的大三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个人申请资料一旦被认为是代笔,那你基本就和这所学校无缘了。而且留学中介准备的资料模板化的内容太多,我宁愿自己多费些功夫做一份能体现自己特长的申请。网上有很多DIY留学申请的攻略和指导手册,不懂的地方还可以请教师兄师姐和老师,也不算太麻烦。”
数据显示,2012年有35%的学生有DIY留学意向,但回访显示真正实现“DIY留学”的学生只占25%;2013年,有DIY意向学生升至40%,付诸实际行动者则达到30%。
另一组来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数据则显示,2012年通过中介机构办理出国留学的人数占比40%,低于2010年的60%。
身处行业“地震”之中,众家留学服务机构开始尝试借用互联网模式展开线上“突围”。
目前,在线留学已经出现了多个层面的探索,除了传统的门户模式,还产生了电商模式、搜索模式和分享模式等。
不过,这些模式都只是借鉴了网上相应模式的成功经验,却缺少对留学服务本身的关注。
传统的教育和留学中介机构多数选择沿用门户模式,此类网站大都弹窗广告多、用户体验差,但由于其拥有行业内的品牌和服务优势,用户数量依旧庞大。
这些企业的服务已经流程化,每个人都被一个统一模子筛选、格式化,它保证了最大的通过率,却很难对个人有特别深入的背景了解。更多的创新模式则被专门的线上留学服务平台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