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赴国外读研与国内有何区别?

2012-10-11

金秋十月,我国2013年考研备考已进入了倒计时。 而越来越多的国内学子却将目光转向了海外,并掀起了一股海外读研热潮。但是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到海外读研?如何选择读研目的国家、院校和专业?很多本科生在申请前都不是很清楚,都是临近毕业时在就业、考研等多重压力下才选择出国,目的仅仅是为了逃避,并没有明确规划,在这种情况下出国,很难达到提升目的。

最近几年,国内研究生一直处于扩招态势,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达到近52万人,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报考人数也在不断攀升。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65.5万,录取比例大约为31.2%。在论坛上,有家长表示,是让孩子在国内考研还是出国读研?这个问题让他们很纠结。

国外读研一般都是申请制,当然竞争也同样激烈,除了语言能力外,海外大学比较注重申请者本科阶段的平均绩点成绩,一般好一点的国外大学要求中国重点大学的学生的平均绩点是3.0,也就是平均每一门功课的成绩是80分以上,非重点大学的学生的绩点是3.5以上,也就是平均成绩在88分以上。

国外研究生教育“小而精”

研究生培养“一锅烩”在我国高校已是不争的事实,扩招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学设施匮乏,学生多了,老师相对少了,研究生只好上大课,大课堂剥夺了研究生说话的时间和权利,很难进一步随堂发问、质疑甚至批评,这与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已经背道而驰。

国外院校的课程设置很灵活,他们有11门通用课程、3门选修课程,你可以每学期选多一些课程早点毕业,也可以选少一些慢慢读,课程顾问会给你建议。上课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模式,互动比较多。“有的同学是公司高层,年龄大到甚至可以做我爸爸了,有丰富的实践经历,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在国外自主学习的能力很重要,开学前会拿到一本厚厚的课程介绍,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弄清楚自己要读什么课程,同时考虑自己选的课程在上课和考试时间上有无冲突。

他们也会有很多同学一起上大课,除此之外,小组讨论很普遍,课堂上老师先抛出问题,让大家分组讨论,课后写小论文。还有一种形式就是与导师一对一的交流,可以每周约导师见面一次,私下交流一些课题。学期结束没有统一的考试,都是通过平时的作业、演讲、小组讨论、论文等来评分。

打工经历增强职业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生的就业率开始逐年下降。为了缓解这种现状,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逐年缩减学术型硕士的招生比例,扩大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两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做研究,专业型硕士偏向于应用。

近日教育部指出,原则上2013年硕士生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型学位,要将存量部分中的学术型学位计划按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用于增加专业型学位计划,到2013年专业型硕士录取人数将达到20万左右。

国内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实习经验,而在国外读书,打工是几乎每个留学生都有的经历,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留学生们也会在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上或者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打工机会,增加自己的实践经历。有的同学会选择华人开的公司,而他则选择外国人开的公司,为的是提升语言水平。

“海归”职业晋升速度更快

关于留学投入与回报的问题,“海归”们普遍认为,在海外留学除了学到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那份经历和自信以及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货币是贬值的,但能力不会贬值,思维和能力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据一份调查显示,“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的薪水往往与国内的毕业生差不多,但“海归”晋升的速度以及跳槽后薪酬提高的速度都很快。

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陈述是硬指标

海外奖学金 如何手到拿来?

国外大学的学费相对于中国家庭来说较高,如果学生能够申请到奖学金,会大大减轻家庭的负担。申请奖学金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必要条件,高中优异的成绩是硬性条件,而英语考试,比如托福、雅思和SAT等成绩也是重要的判断标准。另外,如果学生有出色的个人技能或者活动能力,更能为奖学金的申请画龙点睛。中英网英国留学

相关阅读

留学咨询 分享 返回顶部

分享